養殖污水處理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是通過沉淀、過濾、吸附、曝氣等方法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質,如魚殘、未吸收的餌料等19。化學法則涉及使用化學藥劑對廢水進行處理,以去除或轉化有害物質。生物法則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
具體到養殖污水處理,首先需要進行預處理,包括固液分離、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浮油等,以降低后續處理的負荷并防止后續處理單元堵塞。預處理后,可以采用不同的生物處理技術,如厭氧處理、好氧處理以及厭氧+好氧處理等組合系統。厭氧處理適用于處理含高濃度有機物的畜禽養殖污水,而好氧處理則適用于可生化性較好的廢水。
近年來,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因其高效的處理效率和良好的出水水質,成為推薦的處理方式之一。該設備結合了生物法與MBR膜法,能有效過濾出養殖污水中的飼料殘渣、懸浮物、氨氮及其化合物、有機物、細菌等物質。此外,還有研究顯示,單菌種和混合菌處理養殖污水也能取得良好的凈化效果。
在選擇養殖污水處理方法時,還需考慮污水的具體成分和排放標準。例如,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可能需要采用厭氧消化工藝。而對于追求經濟性和環保性的養殖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設備和技術,如完全混合式厭氧消化器(CSTR)、厭氧接觸反應器、厭氧濾池(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等。
總之,養殖污水處理應根據廢水的特性、處理目標及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技術和設備。
物理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通過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大分子有機物等。例如,四川雨禾生態的研究表明,物理法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機物、化學物質、重金屬等污染物質,具有較好的環保性能。這說明物理法在處理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的養殖污水時,能夠有效去除這些污染物,提高水質。
化學法的應用案例之一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生化污泥脫水處理。通過使用次氯酸鈉氧化法、芬頓氧化法及Fenton+氧化鈣聯合法,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試驗研究,優化工藝條件下,可以顯著提高污泥的脫水效率。這表明化學法在調整污泥性質、便于后續處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法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氧化分解溶解于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某些無機毒物,并將其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無機物,從而使廢水得以凈化。例如,3t-ib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的應用案例顯示,該技術由兩級厭氧濾池及缺氧池、好氧池等組成,能夠有效地處理化工生產廢水。此外,曝氣生物濾池技術也是一種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其處理效率非常高,能夠滿足排放標準。
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在養殖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各有側重,物理法通過物理手段去除污染物,化學法通過化學反應調整污泥性質或降解污染物,而生物法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轉化污染物為無害物質。這些方法的有效結合使用,可以實現養殖污水的高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