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污水特點
1. 主要成分是有機物,包括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等。
2. 含有大量的苯系化合物、酚類、氨基酸和糖等物質,這些物質在生產過程中會進入水體中,成為污染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3. 含有重金屬元素,如銅、鉻、鎘、鉛等,這些重金屬元素在生產過程中也會進入水體中,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4. 水質變化大,因為纖維類型、染料種類與濃度、助劑和規模的不同,會導致廢水污染程度不同。
印染廢水的來源廣泛,主要來源于各個生產環節,包括退漿廢水、煮練廢水、漂白廢水、絲光廢水、染色廢水和印花廢水等。這些廢水的水質和水量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需要針對性處理。

印染污水處理基本原理
1、預處理:
篩網過濾:印染廢水中可能含有顆粒物,使用篩網過濾可以去除較大的顆粒。
調整pH值:酸性或堿性的廢水需要調整pH值,以符合后續處理步驟的要求。
2、生物處理:
生物處理(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較為穩定的無機物。這通常通過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或生物顆粒法來實現。
3、物理化學處理:
混凝:添加混凝劑,使微小的顆粒物聚集成較大的團簇,以便于后續沉降或過濾。
絮凝:加入絮凝劑,使懸浮的顆粒聚集形成絮凝物,提高固液分離效率。
沉淀:利用沉淀劑促使廢水中的懸浮物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從而分離廢水中的固體顆粒。
4、高級氧化處理:
光催化:使用紫外光或其他光源激發催化劑,促使有機污染物發生氧化反應。
臭氧氧化:使用臭氧氣體將有機物氧化成較小的分子,降低其毒性。
5、離子交換和吸附:
離子交換: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的離子,特別是重金屬離子。
吸附:使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劑吸附有機污染物。
6、二次沉淀:
二次沉淀池:通過提供更長的沉淀時間,進一步去除殘留的懸浮物和污泥。
7、消毒:
紫外線輻照或氯消毒:用于殺滅殘余的細菌和微生物。
8、水質監測:
在線監測:定期監測廢水處理過程中的關鍵參數,以確保達到排放標準。

工藝流程
1. 廢水首先經過初步處理,包括粗格柵和集水井,以去除較大的懸浮物和雜質。
2. 經過初步處理的廢水進入泵房,通過泵將廢水提升至冷卻塔進行降溫處理。
3. 接著,廢水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和水量調節,使廢水均勻化,以便后續處理。
4. 廢水進入轉鼓篩,去除其中的纖維物質和大顆粒雜質。
5. 經過轉鼓篩處理的廢水進入混凝反應池,通過加入混凝劑,使廢水中的小分子有機酸凝聚成大分子物質,以便后續沉淀處理。
6. 廢水進入初沉池,進行沉淀處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等物質。
7. 廢水進入水解酸化池,通過酸化菌的作用,將不易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8. 廢水進入接觸氧化池,通過曝氣裝置向池內提供足夠的氧氣,并加入生物菌群進行生物降解,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質。
9. 廢水再次進入混凝反應池,通過再次加入混凝劑,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等物質。
10. 廢水進入二沉池,進行二次沉淀處理,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等物質。
11. 最后,經過處理的廢水達標后排放。
